?光電開關(又稱光電傳感器)是一種利用光的發(fā)射與接收來檢測物體有無、位置或距離的自動化傳感器,廣泛應用于工業(yè)自動化、安防、智能設備等領域。其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如下:
?

一、基本結構
光電開關通常由發(fā)射器、接收器、信號處理電路三部分組成,部分型號還包含光學鏡片(聚焦或反射用)和外殼(防護與安裝)。
發(fā)射器(發(fā)光元件)
功能:發(fā)射特定波長的光信號(常見紅外光,也可見紅光、激光等),波長多為 650nm(紅光)、850nm/940nm(紅外光),紅外光抗干擾性強,適用于工業(yè)環(huán)境;激光(如 635nm)聚焦性好,適合遠距離或高精度檢測。
元件:多為發(fā)光二極管(LED)或激光二極管(LD),具有功耗低、響應快(納秒級)、壽命長(數萬小時)的特點。
接收器(感光元件)
功能:接收經物體反射或透射的光信號,并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(電流或電壓)。
元件:常用光電二極管(PD)、光電三極管或光敏電阻,其中光電二極管響應速度快(適合高速檢測),光電三極管靈敏度高(適合弱光檢測)。
信號處理電路
功能:對接收器輸出的微弱電信號進行放大、濾波、比較等處理,zui終輸出開關量信號(高電平 / 低電平或繼電器觸點信號),用于控制外部設備(如繼電器、PLC)。
核心部件:包含放大器、比較器、輸出驅動電路等,部分高端型號還集成溫度補償、抗干擾電路,提升穩(wěn)定性。
二、工作原理
光電開關的核心原理是通過檢測 “光信號的變化” 判斷是否有物體存在,具體分為 “發(fā)射 - 接收” 的光路阻斷或反射,根據光路形式可分為以下三類:
對射式(透射式)
結構:發(fā)射器與接收器分離安裝,兩者之間形成一條 “光路通道”(間距從幾厘米到幾十米)。
原理:
無物體時,發(fā)射器發(fā)出的光直接被接收器接收,接收器輸出 “無信號”(如低電平);
當物體穿過光路時,光被遮擋,接收器接收不到光,信號處理電路觸發(fā)輸出 “有信號”(如高電平),從而檢測到物體。
特點:檢測距離遠、抗干擾性強,適合檢測不透明物體(如流水線計數、安全光幕)。
漫反射式
結構:發(fā)射器與接收器集成在同一外殼中,發(fā)射器發(fā)射的光經物體表面反射后被接收器接收。
原理:
無物體時,光未被反射,接收器無信號;
當物體靠近(在檢測范圍內),光被反射回接收器,電路觸發(fā)輸出信號。
特點:安裝方便(無需對射安裝),但檢測距離較近(通常≤2 米),受物體表面反光率影響大(黑色物體反射率低,可能檢測不到),適合近距離檢測(如物體到位檢測)。
鏡面反射式(反射板型)
結構:發(fā)射器與接收器集成,配套一個反光板(安裝在對面),光經反光板反射回接收器。
原理:
無物體時,光經反光板反射被接收器接收,輸出 “無信號”;
物體遮擋光路時,光無法到達反光板,接收器無信號,觸發(fā)輸出 “有信號”。
特點:檢測距離中等(1-10 米),比漫反射式穩(wěn)定(不受物體反光率影響),比對射式安裝簡單(只需固定反光板),適合檢測透明 / 半透明物體(如玻璃、薄膜)。